当前位置: 首页>龙江要闻>要闻动态

我省各地农业农村部门防汛抗旱多措并举保丰收

日期:2024-06-28 08:41 来源:黑龙江日报

字号:

进入6月以来,我省持续低温、局地降雨多发等天气导致农业生产受到影响。省农业农村厅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防汛抗旱工作部署,积极组织指导各地全力落实落靠农业防汛抗旱各项工作措施,强化预警防范、机制建设、技术指导和灾后恢复,全力减少灾害损失保全年丰收。

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召开重点地区调度会议,部署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组织召开专家会商会,调度分析当前苗情长势,研究指导措施,加快农作物生长发育。与应急、气象、水利等部门定期开展会商研判,累计发布《粮食安全服务专报》16期、灾害天气预警提示30余次。特别是针对强对流天气,制发了“防范应对工作的紧急提示”等,指导各地提前做好灾害防范准备,有效降低灾害影响。在机制上,印发《关于加强农业生产灾情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灾情信息报送内容、报送时限、报送程序。同时与应急部门、水利部门建立灾情和水情信息共享机制,为指导各地及时有效开展抗灾救灾提供保障。

为了加强防灾减灾技术指导,省农业农村厅先后印发《当前农作物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当前低温多雨旱田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科学应对汛期自然灾害奋力夺取粮食和农业丰收预案》《当前农作物抗渍涝促生长技术方案》等一系列指导意见。组织省农科院13个包片专家技术指导组和市、县、乡农技人员深入一线开展指导服务。截至6月25日,全省各级共派出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4900余人次,确保每个受灾点技术人员实地指导全覆盖,全面提升各地田间管理和农业防灾减灾质量。举办省植保技术网络大讲堂4期,发布省级病虫预报9期。同时,在农作物生长关键时期,由省农科院专家录制技术指导小视频,已陆续通过微信群推送至市县乡村。

对部分受灾地区,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深入一线开展指导服务,及时组织补种早熟大豆、杂豆等作物,并协调启动保险赔付工作,全力降低农户损失;成立省级特色经济作物专家指导组,根据各地具体受灾情况开展针对性技术指导;在渔业生产上,协调各地深入渔业易受灾地区,现场指导加固塘埂堤坝等工作,并利用水产养殖救灾、渔业绿色循环发展等项目资金,修复加固池塘或升级改造池塘;在畜牧生产上,指导受灾场户检查过水圈舍,及时进行消毒,坚决防治粪污溢流和动物疫情。

下一步,省农业农村厅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突出重点地区,围绕主要作物,狠抓关键农时,落实关键技术,切实降低灾害损失,千方百计抗灾夺丰收。继续会同气象部门密切关注重大天气变化,加强分析研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农事建议;会同水利部门加强水情分析研判,组织防汛抗旱队伍做好救灾准备工作,切实降低灾害影响。组织受暴雨、冰雹等灾害影响的县(市、区)在土壤墒情适宜时及时补种毁种早熟作物,确保不会影响产量。同时协调调运救灾种子,保障种源充足。组织各地对低洼易涝地块,深挖排水沟,做好排水除涝准备。对易旱地区提前做好抗旱水源和机泵管带等盛水、输水工具准备,确保抗旱需要。当旱象严重时,及时采取小水浅灌,维持植株正常生长发育、灌浆结实。同时,加强应急值守,保证信息畅通。

在抓好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上,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在旱田生产上,指导各地抢抓雨后晴好、有利的除草时机,及时开展中耕铲趟,放寒增温,加快玉米、大豆等旱田作物生育进程。在水田生产上,组织各地加强水稻水层管理,科学使用肥料,促进稻苗快速生长。加强重大病虫害预测预报,备好各类防控物资,统防统治、群防群治。继续组织农业农村系统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深入重点地区,全力抓好田间管理和防灾减灾服务指导。同时广泛开展线上线下培训指导,普及农业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和技术措施,强化防灾减灾意识,提升主动避灾救灾能力。(记者 周静)

点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hi!我是智小龙
31746721/images/6.webp.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