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 中 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展现基础教育战线持续深化改革、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取得的积极成效与创新经验,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指导和支持下,中国教育报刊社秉持导向性强、公信力强、创新性强、影响力强的原则,经过严格审慎的专家评审,近日,2024年中国基础教育创新案例正式发布,黑龙江2个案例入选。
案例类别
强化党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创新实施“三引三最”高质量党建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十四中学
牡丹江市第十四中学以“党建+”模式为抓手,创新性实施“三引三最”工作法,打造出政治素质硬、教书育人能力高、办学特色鲜明的创新型党组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堡垒引航,以最红党旗带领学校高质量发展。坚持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每年初制定党建任务清单,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建立阳光招生、教辅征订、廉洁过节等风险防控机制。坚持把党支部建在年级,创建星级支部,形成党员自学、党小组跟进学、党支部集体学的学习机制。组建宣讲团,开展重温入党誓词、给党员过政治生日等活动,创立党员先锋示范岗和志愿服务岗。
先锋引领,以最美教师办人民满意教育。实行总支委员和校领导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党总支成员对教学骨干、能手“一对一”包联,吸纳教学能手入党2人、入党积极分子13人。每年召开师德师风专题会议,完善师德师风制度。创新开展教师评价,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宣传先进事迹。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培训实践活动,打造名师互动新平台。连续开展蓝青工程师徒结对活动,举办“以青春之我、赓续教育风华”师德故事分享会,组织青年教师“亮相课”“展示课”“汇报课”。
思政引路,以最亮阵地绘就新时代学子精彩华年。将思政教育融入主题升旗仪式、主题团课、经典诵读、国防演练、
创新设计课前三分钟思政。组建红色读本编著组,整合跨学科内容,编写《思政》《阅读》《诵读》《音乐》读本。全面开展“红色课堂”学习分享、“红色故事”演讲等六大主题活动。开办“家长智慧课堂”“家校共育微课堂”,邀请法院、公安、退役军人等走进校园进行专题讲座。
案例类别
狠抓“双减”落地,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
“三个加法”为科学教育注入新动能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教育局
作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哈尔滨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了全学段纵向衔接、多维度横向联通、工程项目两翼协同的高质量科学教育体系,切实做好科学教育“三个加法”。
坚持全学段纵向衔接,做好科学教育“大中小贯通”加法。哈尔滨成立科学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按照双向衔接、长远规划、学段互补、全程培养的原则,将不同学段的科学教育进行纵向衔接,小学科学教育关注生活,初中注重实践,高中侧重拔尖,高校强化领航,形成“大中小贯通”培养模式。
坚持多维度横向联通,做好科学教育“校内外融合”加法。哈尔滨市教育局联合科协、工信等部门,整合不同领域科学教育资源,形成基地课程和科学课程共振联动的课程模式。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在“校内外融合”上构建四个维度,即筑牢学校科学教育课堂主阵地,构建多方社会实践基地,举办多元科学教育实践活动,推动家庭为科学教育赋能。
坚持工程项目两翼协同,做好科学教育“实践探究”加法。哈尔滨以工程为牵引,采用项目式学习方式,实施科普卫星工程、打造科学教育品牌、推行项目式学习、开展国际交流活动等,引导青少年在探究实践中将科学知识与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在寓教于乐中培养创新能力。
实践表明,科学教育“三个加法”促进了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提升,为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