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搜索
省级部门

热门搜索排行

当前位置: 首页>龙江要闻>厅局

今年春招“新”意十足

日期:2025-04-06 08:46 来源:黑龙江日报

字号:

春光正好,“金三银四”求职忙。近期在我省各高校校园内,一场场招聘会如期而至。各院校通过技术赋能、校企深度协同以及创新就业全流程服务等举措,为毕业生铺就高质量就业之路。

面对新业态与产业变革新形势,记者深入招聘会现场,探寻高校破解技术革新与资源整合双重就业难题的创新路径。

需求匹配更精准

从线上到线下,从高校到产业园区,记者注意到,今年的各类招聘活动场景“不拘一格”,模式更加多元,让求职者与企业需求匹配更加精准。

在东北农业大学招聘会现场,学校通过构建“短视频预热+云端直播+线下对接”的立体化就业服务模式扩大“直播带岗”覆盖面,吸引超万名线上求职者参与活动。

“我们公司现在缺少的是视觉算法工程师、摩擦焊智能控制工程师等智能化方面的人才,线上招聘求职者多,给了我们很大的选择空间。”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说。

“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关键在拓渠道、拓岗位、拓空间。”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雒文虎介绍,我省完善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率先制定学科(专业)招生计划调减原则,从源头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十分注重挖掘资源,强化岗位供给。雒文虎指出,持续深入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瞄准我省“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长三角、大湾区、京津冀等重点地区开源拓岗。

作为国家“三海一核”领域重要人才培养基地,哈工程同步举办核行业、船舶行业高质量就业研讨会,吸引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等近50家核领域企业,以及船舶行业22家重点单位参会,推动校企供需精准对接。

为进一步促进拔尖人才与岗位精准匹配,该校还组织39支“轻骑兵”式师生队伍赴四川航天电子设备研究所等重点单位,开展“送生进企”就业服务活动。该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一位应届毕业生告诉记者:“这次找工作是和企业技术人员直接对谈,入企参观让我直接了解到我们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真实工作环境。”

此次活动中,学校与相关学院提前对接企业用人需求,从应届毕业生简历中筛选适配。将校园招聘地点从宣讲会转向企业一线,实现“需求对接—精准筛选—现场面试”校企全流程协作就业模式。无锡杰瑞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杨勇表示,他们最看重学生的专业能力,哈工程许多毕业生在入职后展现了极强的适应能力和技术潜力,为行业输送了大批“硬核”人才。

招聘场景更智能

“对于化学专业的我来说,可通过行业大数据深入了解化学科研岗位未来需求,让我在求职过程中更加从容自信。”近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办的2025届春季学期人才博览会暨东北五校大型双选会现场,该校化工与化学学院学生李诗蕴浸润式体验AI智能就业服务后,很有收获。活动现场多台智能设备正在运行。求职者只需轻点屏幕即可快速浏览职位信息、在线投递简历,通过“直播带岗”实时推介岗位、在线答疑。

这个春天,AI成为当之无愧的“风口”。各招聘会现场,蚂蚁集团等企业需求最大的岗位是大模型、多模态等人工智能关键领域。不少企业招聘主管表示,将持续大力引进AI应用开发等跨行业、多领域人才,实现人工智能在游戏、教育等产业的深度融合。

我省各高校也积极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就业服务全链条,逐步形成“精准诊断—智能优化—实战提升”的闭环体系。

哈工大牵手40余家重点单位,依托DeepSeek大模型开发“AI就业推荐官”智能体,实现简历优化、政策解答、岗位匹配等“24小时不打烊”的就业暖心服务。

东北林业大学推出“简历午间门诊Pro”活动,AI系统3秒生成诊断报告,标注内容匹配度、关键词优化等指标,并通过模拟面试捕捉微表情与表达逻辑,针对性提升学生求职技能。东北农业大学引入AI简历优化和模拟面试系统,两天内完成720份简历优化、160场模拟面试,助力学生提升应聘竞争力。

哈工大就业指导中心教师卢浩泽认为,AI在就业育人环节中对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起到了重构作用,当下,应适应数智时代所需的人才能力结构和素质要求,推动“AI+就业育人”深度融合。

就业服务更暖心

2025年春风行动启动以来,各高校持续组织形式多样的招聘服务活动,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起了“暖心桥”。

东北石油大学近日积极开展系列招聘活动,打造“互联网直播+线下招聘会”的荐岗模式,为求职者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等特色服务。东北林业大学“简历午间门诊Pro”活动包含“万相盈林证件照服务站”“微光生涯咨询室”“就业有话谈交流沙龙”等系列项目,帮助学生提升求职形象、搭建经验交流平台。该校举办的“不落分胶囊课堂”“就业有话说交流沙龙”等活动也场场爆满,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通过学习“自我优势提炼”“转化实习成果”等实用技巧,提升自身竞争力。

据介绍,我省积极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深入开展“万企进校园”“就业促进周”等活动,加大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进校招聘推介力度。建立留省就业奖励机制,举办“情系黑土地·就业在龙江”系列留省就业典型宣传活动1100余场,提供岗位信息26.4万条次。每年筹措资金3400余万元,奖励留省就业工作绩效突出的高校。

“就业路上,一个孩子都不能落下。”为此,我省还创新研发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管理系统,实现了“精准确认、靶向帮扶”功能,为困难毕业生提供“智能、精准、高效”的就业信息化服务,全面落实包干责任制,有效支撑困难毕业生群体充分就业。目前,全省高校应用系统率已达100%。(记者 赵一诺)

点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hi!我是智小龙
31827643/images/微信图片_2025040608535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