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 中 小
近年来,齐齐哈尔市积极探索人才服务工作数字化转型,打造出集采集、更新、申报、审批、认证为一体的多功能信息平台,并不断创新升级完善,实现更好服务人才的同时,为全市人才规划、引进、培养、使用、流动、服务等工作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撑和系统保障。
完善管理系统摸清“人才家底”
为准确掌握全市人才资源的总量、结构、分布和需求等情况,从2020年开始,齐齐哈尔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人才信息管理系统,录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六类人才信息,实现了对全市人才总量、年龄结构、人才类别、专业领域、行业分布等维度“家底”的精准切分、把握。
——基于人才信息管理系统,齐齐哈尔市陆续建立了教育、卫生、冰球等行业人才数据库,由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划分标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作用,让主管部门成为专业人才管理第一责任人,真正做到随用随查、随查即有的完整数据系统;
——建立在外人才数据库,围绕十二个重点产业所需专业,与齐齐哈尔籍高校在校生建立密切联系,了解他们所学专业、研究方向及就业意向等信息,锁定回齐概率较大的学生,及时推送齐齐哈尔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回乡创业就业相关政策信息,提高返齐发展的预期;
——建立人才数据存储仓,连接婚姻登记库、公积金账户库、职称库、不动产信息库、教育部学历信息库等,在摸清全市人才家底的同时,实现人才信息统一管理、统一更新、统一发布,为人才工作提供信息化数据基础,进一步夯实人才工作数字化改革基础。
截至目前,人才信息库内涵盖全市六类人才26.2万人,在外人才7万余人,报名考生近5万人。逐步实现精准的数据对比分析、人才流入流出、重点产业领域人才动态监测等功能。
探索优化服务人才举措提升人才获得感
鹤城在注重人才引进、激励和培养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才的服务保障。
近年来,积极探索优化服务人才各类举措,提升人才获得感,通过人才服务工作数字化转型,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创新研发并开通“鹤城人才码”。
持码人才通过手机扫描“人才码”,可随时查看更新个人信息,实现人才的动态管理。同时为入库人才智能推送、申兑符合条件的政策,创新实现“人找政策”转为“政策找人”新模式。
依托“人才码”,齐齐哈尔市也在全省首次实现人才政策“一键兑现”、人才办事“一站入口”、人才服务“一码供给”等多场景应用。持码可以享受各种贴心周到的高效服务,实现“一码在手,码上服务”。
日常生活中,各类人才只要拿出手机出示自己的“人才码”,就可以享受到来自人才服务战略联盟中548户商家提供的涉及餐饮、家装、金融、旅游、汽配、通信、住宿等11大类的打折、赠送等额外优惠服务,以及医疗就诊、免费停车、观影健身、景区游玩、餐饮娱乐、人才公寓等高效便捷的线下“扫码”服务。
为全市录入在库的二十多万人才开通“人才码”的同时,齐齐哈尔还为近2万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量身定制“人才卡”。
如今,“人才码”通过不断升级打造“码”上服务功能,让为城市发展作出贡献的各类人才可持一码走遍鹤城、一码畅享服务。
持续扩展升级搭建“服务高速”
面对人才的需求和呼声,如何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提升服务保障水平?齐齐哈尔市坚持优化流程、数据领跑,不断拓宽服务渠道、提升服务质效,将“信息多跑路,人才不跑腿”贯穿到为人才服务的全流程。
2022年,除完成每年常规定期系统更新工作外,市人才办与市大数据中心达成协议,共同开发数据接口及商定使用规则,将数据库人才部分信息与政务服务网后台存储数据共享,实现全市大数据的全方面服务。
开发了人才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功能,无论是在电脑端还是手机端都可进行公积金贷款身份认证、子女入学优待业务、人才公寓入住和退租等人才服务事项线上申报、线上受理、线上审核。
开通政务服务网智慧秒批窗口,依托政务服务网和人才信息管理系统及统一身份认证等基础支撑,实现数据资源共享互认,人才只需填写身份证号1分钟内即可完成人才服务事项的办理,减少服务事项审批时间。“秒批秒办”现已实现公寓申请、公积金办理等服务事项,未来将逐步增加覆盖面,切实增强人才办事的便捷度、获得感。
针对市、县两级政务大厅均设有的24小时开放终端机器,探索把人才服务事项办理功能搭建到此终端机中,实现线上线下多渠道办理,将服务延伸至社区和村屯,打通人才服务“最后一公里”。
此外,还依托“齐聚英才”公众号增设“留言板”栏目,可随时在手机端写下想咨询的问题、对鹤城人才工作的意见等,后台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给出答复或回复电话。截至目前,留言咨询共134条,已全部回复且90%以上都为5星评价,进一步增进了政府与人才的沟通。
通过持续深入推进数据业务融合及人才服务流程再造工作,齐齐哈尔不断改进和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实现了“多让信息跑路,少让人才跑路”等,体现了这座城市的温度和诚意,为在这里发展的各类人才营造安身安心安业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