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 中 小
摘要:本文从利用内资项目规模、所属三次产业结构、国民经济行业结构、利用内资来源地、开发区引资情况、投资主体登记注册类型六个角度,对佳木斯市2022年度利用内资情况进行了特点分析,并根据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2022年:佳木斯市;实际利用内资
2022年全市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4567”重点产业体系,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抓招商、促发展势头强劲,截至2022年12月末,全市利用内资总额达296.6亿元,位列全省第3位,综合城市第3位;同比增长52.9%,高于全省增速(47.9%)5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9位,综合城市第3位。对全省利用内资增长的贡献率10.7%,对全省利用内资增长的拉动点5.1%,利用内资工作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一、总体运行情况及特点
(一)从规模上看,亿元以上项目点燃项目“引擎”,撑起发展“脊梁”。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18个,同比增长25.5%,在库亿元以上内资项目208个,占全市项目数72.5%,较上年提升23.4个百分点,亿元以上项目利用内资金额283.3亿元,占全市利用内资总额95.5%,同比增长78.2%。
(二)从三次产业结构上看,各产业比重基本稳定,第二产业保持支柱性地位。截止年末第一产业利用内资金额占全市利用内资总额2.5%,第二产业利用内资金额占全市利用内资总额69.3%,第三产业利用内资金额占全市利用内资总额28.2%。全年第一产业利用内资金额占比始终较低,第二产业利用内资金额占比总体稳中有进,第三产业利用内资金额占比波动中基本持平(见图1)。
(三)从国民经济行业上看,制造业领跑利用内资,筑牢实体经济投资“压舱石”。制造业与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吸引内资金额占比分别达到64.1%、7.5%和5.2%,制造业仍保持利用内资支柱性产业地位(见表1、图2)。新兴产业本年新入库项目数量较去年有所增加,如:同江市中草药饮片加工项目、佳木斯市汤原县中药萃取项目、佳木斯市郊区卧佛山滑雪场改扩建项目等,生物经济、冰雪经济新产业项目不断涌现。
(四)从内资来源的省(市、区)上看,近四成(36.3%)内资来源于京津冀地区,其中北京市为首要来源地。北京市、辽宁省、河北省分别占全市利用内资到位资金的20.1%、16.6%和13.8%。江西省、重庆市、云南省、西藏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本年无资金到位情况(见图3)。
(五)从开发区引资情况上来看,开发区提升利用内资效能,释放“洼地效应”。2022年全市开发区实际利用内资143.2亿元,同比增长74.2%,开发区利用内资金额占全市利用内资金额48.3%。除向阳区、前进区、郊区无开发区外,各县(市)区开发区吸引资金占全市利用内资金额比重的差异较大,2022年同江市、富锦市、桦川县开发区引资占比大于等于85.0%(见图4)。
(六)从登记注册类型上看,投资主体占比最大、最为活跃的群体是有限责任公司,占近九成(89.2%)。全市2022年吸引有限责任公司和私营企业投资290.4亿元,占全市利用内资97.9%。利用内资充分吸收市场资源,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形成投资良性循环,为促进国内大循环发挥积极作用。
二、存在问题
(一)产业发展不均衡,利用内资第一、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内资项目行业集中在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利用内资金额仅占全市利用内资总额的30.7%。
(二)投资主体注册类型较为单一。吸引社会投资主体范围不够广泛,目前在库的国有企业投资项目仅有1个。
(三)在库项目有无资金到位的现象。截至12月末在库项目287个,其中63个项目本年无资金到位,7个项目非2022年入库且尚无资金到位。
(四)利用内资统计监测人员更换较频繁、不固定。本年有三区一县一市的内资统计监测人员进行了更换。
三、对策及建议
(一)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激活利用内资发展新动能。发挥一产优势产业基础,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融合,丰富内资项目产业多样性,增强全产业链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引进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特色餐饮、高端酒店等商贸产业项目,提高第三产业项目比重,为利用内资注入新动能,挖掘新的产业增长点和新的支柱性产业。
(二)在继续鼓励非国有企业投资的同时,促进投资主体注册类型多元化。通过项目投、融资,拓宽项目资金、资源来源渠道,利用国有企业已有的资源基础,扩大项目规模,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加快项目建设,增强项目的竞争实力。
(三)充分利用开发区引资重要平台,打造项目招引集聚地。不断优化开发区投资环境,产业链条长远规划,寻求有特色、差异化的布局,打造综合竞争优势的投资方向,挖掘开发区吸引内资潜力,提升全市利用内资整体水平。
(四)正向培训解难题,逆向授课重实效。创新正、逆向培训相结合的方法,正向培训中,与县(市)区内资统计工作人员建立问题导向机制,及时沟通和解决实际工作中常见的问题。逆向授课中,让县(市)区工作人员成为上课的主角,市级审批人员成为培训对象,通过县(市)区工作人员介绍利用内资统计工作流程,市级工作人员梳理出过程中的难点和堵点问题,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五)加强与商务局、发改委等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保持密切沟通,形成合力,对项目建设保持关注和跟踪,无资金到位、放弃投资的项目及时清理,对于入库项目,及时掌握建设进度,并加快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动服务,促进项目扩大有效投入,保障项目落地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