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 中 小
摘要:伊春市委、市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促进经济恢复的有关要求,各部门抓实抓细省、市促进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若干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紧抓春节前后全年消费高峰期大力开展促消费活动,全市消费需求快速释放。
关键词:1-2月份;社会消费品;伊春;良好开局
年初以来,伊春市委、市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促进经济恢复的有关要求,各部门抓实抓细省、市促进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若干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紧抓春节前后全年消费高峰期大力开展促消费活动,全市消费需求快速释放。
1-2月份,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扭转连续8个月负增长趋势,同比增长7.4%,较全省平均增速(4.3%)高3.1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4名,比全国平均增速(3.5%)高3.9个百分点,其中全市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8.5%,消费品市场迎来良好开局。
一、限额以上消费品市场运行主要特点
(一)重点企业支撑依然强劲,压舱石效果显著。当月零售额超500万的16户限上法人企业1-2月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3.9%,共同正向拉动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1个百分点,拉动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0个百分点。
(二)新入库单位发展势头强劲,带动作用初步显现。新增入库的82户单位1-2月份共实现零售额6745万元,同比增长78.6%,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达19.7%,拉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3个百分点,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个百分点。其中新入库法人企业同比增长2.7倍,拉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7.3个百分点;新入库大个体及产业活动单位同比增长28.4%,拉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0个百分点。
(三)限上企业网络零售额占比逐步提高,发展趋势总体向好。1-2月份,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1027.4万元,占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3.0%,比去年同期(0.5%)提高2.5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9倍,发展趋势总体向好。
(四)汽车促消费活动落地见效,伊美区汽车企业均呈增长态势。全市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0.9%,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达5.7%,拉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0.7个百分点。
(五)居民消费提质升级,消费结构不断优化。限额以上20个零售商品大类中,12类商品零售额增长、8类商品下降。增幅前三名的零售商品品类分别是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7倍、粮油、食品类增长65.9%和金银珠宝类增长55.3%。以汽车类、金银珠宝类、化妆品类和体育、娱乐类等为代表的消费升级商品共占限上零售额的9.7%,占比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4个百分点,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消费市场人气明显回升,消费信心较快恢复。
二、影响消费市场的因素分析
(一)商超关门时间与上班族下班时间相同,消费潜力无法在本地释放。商务部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全国60%的居民消费发生在夜间,夜间已逐渐成为居民消费的“黄金时段”。而全市除餐饮外的绝大多数商家门店关店时间在下午5点左右,上班族白天无时间消费,夜晚有时间无场所消费,消费潜力无法在本地释放。
(二)部分实体店铺应对网络购物的冲击仍显乏力,家用电器类和音像器材类受影响严重。受店铺租金和门店运营管理成本制约,实体店铺在价格方面与网上店铺存在劣势,尤其是通讯器材类、服装类、家用电器类和化妆品类等实体店受网络冲击尤为严重。1-2月全市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同比下降44.9%,化妆品类同比下降23.4%,全市消费能力外流严重。
三、促进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旅游带动效应。建议编制发放伊春旅游攻略进行线上线下推广,提高伊春旅游项目知名度。打造城区内娱乐消费购物街,让游客在游览景区后能够娱乐购物,释放游客消费潜力。
(二)推动夜间经济发展。建议结合伊春实际出台相关政策,落实黑龙江省商务厅等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推动夜经济发展进一步促进消费稳定增长的指导意见》,鼓励步行街和新兴中大街等特色街区、各小区便民生活圈、大商等商业综合体、餐饮及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等商业场所适当延长营业时间,在水上公园、步行街等人员易聚集地定期组织多种多样的文化表演,划定夜间摊位点带动烟火气,推动全市夜间经济不断发展。
(三)创新促消费模式。建议有计划的开展集中大型促消费活动,不断创新促消费模式,精准促消费“靶点”,哪里弱促哪里,将消费带动作用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