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龙江要闻>数据信息

伊春市1-2月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日期:2023-04-06 10:01 来源:省统计局

字号:

摘要:1-2月份,伊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运行整体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关键词:企稳回升问题建议

12月,在伊春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省局大力指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市场预期加快好转,经济运行整体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一、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

规上工业小幅下降,过半企业正向增长

1-2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7%,分别低于全国(2.4%)、全省(6.2%)平均水平3.1和6.9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12位。

从门类看,大门类“两增一降”。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4.8%和2%,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6.6和0.3个百分点;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7.7%,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7.6个百分点。

从行业看,规上18个大类行业中增加值同比增长的有13个,增长面为72.2%。其中对规上工业增加值拉动力较大的行业分别为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医药制造业和食品制造业,分别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3.4、2和0.5个百分点。

从企业看,78户规上工业企业中增长的有48户,增长面为61.5%。新入统9户规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9%,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0.1个百分点,但规模较小,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仅为0.5%。

1-2月份规模以上分行业增加值增速及拉动情况

行业名称

累计增速(%)

拉动点(百分点)

比重(%)

全市

-0.7

-0.7

100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

0.3

0.2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18.7

-7.9

51.8

非金属矿采选业

11.9

0

0.1

农副食品加工业

-11.3

0

0.3

食品制造业

105.8

0.5

0.7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40.3

0.3

0.8

纺织业

33.4

0

0.1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65.9

0.3

0.5

家具制造业

-26.3

-0.3

0.8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317.8

0.3

0.3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9.1

0.1

1.1

医药制造业

62.3

2

3.8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42.6

0.3

0.4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9.2

3.4

29.4

其他制造业

-100

-0.1

0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11.6

0

0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2.2

0.3

9.7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6.1

0

0.1

从县区看,10个县(市)区中,9个县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友好区、丰林县、南岔县和伊美区增势强劲,同比增长36.7%、25.5%、22.8%和18%;嘉荫县、汤旺县、大箐山县、乌翠区和金林区同比增长11.9%、11.7%、11.5%、11.3%和8.9%。铁力市在重点企业鹿鸣矿业本期检修影响下,导致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4.7%。

从新动能看,加快发展壮大生物、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3户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企业,实现战新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5%,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7.2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4%,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个百分点。

(二)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制造业投资贡献显著

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38.4%,分别高于全国(5.5%)、全省(4.4%)平均水平32.9和34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1位。


从产业看,第一、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4.7%和43.3%,拉动全市投资24.9和14.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4.8%,下拉全市投资1.3个百分点。

从领域看,造业投资增长2.1倍,拉动全市投资30.2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下降24.7%,下拉全市投资8.5个百分点。

从主体看,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同比增长1.6倍,占全市投资比重65.1%;民间投资同比下降28.2%,占全部投资比重34.9%。

从县区看,除乌翠区、友好区、南岔县没有发生投资外,其他县(市)区投资均呈增长态势,其中伊美区(2.9倍)、金林区(2.3倍)、嘉荫县(93.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三)消费市场恢复向好线上销售高速增长

1-2月份,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5.7亿元,扭转连续8个月负增长态势,同比增长7.4%,高于全国(3.5%)、全省(4.3%)平均水平3.9和3.1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4位。其中限上社零额增长18.5%。

从商品类值看,限上20个零售商品大类中,12类商品零售额增长、8类下降。以汽车类、金银珠宝类、化妆品类和体育、娱乐类等为代表的消费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占限上零售额比重为9.7%,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

从销售渠道看,我市限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1027.4万元,同比增长6.9倍,占限上社零额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0.5%提高到3%。

从限上法人看,当月零售额超500万的16户限上法人企业累计实现社零额2.3亿元,增长23.9%,拉动限上社零额15.1个百分点,拉动消费品零售总额3个百分点。

从新增力量看,新增入库的82户单位实现零售额6745万元,同比增长78.6%,占限上社零额的比重达19.7%,拉动限上社零额10.3个百分点,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个百分点。

(四)实际利用内资稳步发展,财政外贸负向增长

全市实际利用内资额实现3亿元,同比增长30.6%,总量位居全省第12位,增速位居全省第10位,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71.8%)41.2个百分点。截至2月末,共有入统内资项目58个。

全市进出口总额实现3505万元,同比下降29.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8%)29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0.7%)60.5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10位。其中:出口总额完成2042万元,同比下降39.9%;进口总额完成1463万元,同比下降8.2%。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9亿元,由于去年同期重点企业鹿鸣钼矿实行缓税政策等因素影响下降9.8%,分别低于全国(-1.2%)、全省(11.4%)平均水平8.6和21.2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12位。

(五)金融运行相对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于2022年1月份首次突破千亿元以来,到今年2月末达到1122.2亿元,同比增长11.2%,连续7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各项贷款余额211.6亿元,与上年同期持平。存贷差为910.6亿元,存贷比为18.9%,存款增速高于贷款增速11.2个百分点,比上年年末扩大9.3个百分点。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增长1.8%,八大类居民消费呈“全线上涨”态势,其中,食品烟酒上涨3.7%,处于领涨地位。

(六)市场主体较为活跃,社会用电量持续增加

截至2月末,全市各类市场主体72797户,同比增长5.2%。1-2月,全社会用电量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其中,生产用电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工业用电量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7%,其中规上工业用电量3.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5.9%,规下工业用电量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8%。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规上工业经济负向增长。一是工业结构亟待改善。工业十大产业中,冶金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高达81.4%;能源工业占比超过5%;其余七大产业(伊春暂无装备工业企业)合计占规上工业比重仅为8.9%。二是重点企业负向拉动。铁力市鹿鸣矿业1月检修12天,主要产品钼精矿折合量产量下降23.7%增加值下降18.7%,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1.8%,负向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7.9个百分点。若扣除鹿鸣矿业的影响因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6%。三是企业产销衔接不佳。规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产值同比增长2.1%,产销率为86.9%,比同期减少7.1个百分点38户(占48.7%的工业企业产销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7户(占19.5%的企业受季节性生产、订单不足等原因未生产。

(二)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短板。一是民间投资增速低迷。受近几年疫情影响,民间投资增长乏力。1-2月份,民间投资下降28.2%,低于全市投资66.6个百分点。二是基础设施投资下降。基础设施投资下降24.7%,铁路运输业投资下降50%;电力热力及水生产供应业投资下降76.6%。三是房地产开发空白。受季节影响,1-2月份,没有发生房地产开发投资。

(三)消费市场活力明显不足。一是网络购物冲击严重。部分实体店铺应对网购冲击仍显乏力,家用电器类和音像器材类首当其冲。1-2月份,我市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44.9%,化妆品类下降23.4%,消费能力严重外流二是缺乏休闲购物场所。商务部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全国60%的居民消费发生在夜间,夜间已逐渐成为居民消费的“黄金时段”。而我市除餐饮外的绝大多数商家关店时间在下午5点左右,与下班时间差无几,缺乏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场所,“夜经济”没有充分发挥

三、对策建议

一是改善工业经济结构一是改善产业结构布局。激励企业通过技改实现转型,在生物经济产业、食品加工产业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强帮扶企业力度。加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从政策、管理、原材料、销售、资金、保障等多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帮扶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强化企业人才引进。企业竞争力归根结底为人才竞争力,积极贯彻落实“1+N”人才政策体系,强化外部人才引进,不断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帮助企业增强管理运营能力。

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是贯彻落实上级政策。积极落实全省《关于推动全省经济全面恢复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20条,市《关于促进全市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若干政策措施》24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稳定投资预期,提振投资信心。二是加快推动项目落地。聚焦新项目开工难点,精准施策,精细化服务,尽快抓好建龙西钢钒产业项目落地实施,推进提钒转炉项目建设,抓好三峡建工五星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落地,切实变为投资“实物量”,全力促进全市投资持续向好发展。三是谋划重点产业项目。围绕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创意设计等新兴产业和小兴安岭资源禀赋,谋划大批可操作性强的产业项目,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积力量。

三是激发消费市场活力。一是强化旅游带动效应。伊春作为全域旅游城市,既要拥有独一无二的美景,又要有完善的配套设施,打造独具特色的消费场所,使得游客能在伊春吃得放心、住得舒心、玩得开心,让人和心总有一个留在伊春。二是推动夜间经济发展。鼓励步行街和新兴中大街等特色街区、各小区便民生活圈等商业场所适当延长营业时间;开展夜间经济直播,促进直播电商、网红打卡、短视频等新模式与“夜经济”融合发展;探索发放夜宵时段电子消费券、团购券;根据客流情况适时调整公交车和旅游线路运力和服务时间,为居民夜间消费提供交通服务保障等。三是精准施策促进消费。将促消费商品门类从生活必需品适当向消费升级类产品倾斜,扩大居民消费总量的同时促进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将对本地居民促消费政策适当向外来游客倾斜,购景区门票送市内消费代金券,引导外地游客在我市购物消费。不断创新促消费模式,精准促消费“靶点”,将消费带动作用最大化。

总体来看,1-2月份,伴随着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经济循环加快畅通,生产需求不断改善,经济运行企稳回升。但外部环境复杂严峻,需求不足仍较突出,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牢固。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推动经济全面恢复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加速释放消费潜力、加力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培育新增动能、全面提振发展信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点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hi!我是智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