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 中 小
8月15日,全国生态环境科普工作交流会在广西桂林召开,对全国第七批、第八批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进行授牌。我省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哈尔滨市双琦环保资源利用有限公司、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评“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荣誉称号,国家生态环境科普的版图上再次出现了黑龙江元素。
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是展示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成果与生态文明实践的重要场所,是向公众普及生态环境科技知识、宣传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提高全民生态与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阵地,在开展社会性、群众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中具有示范性,是国家特色科普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普工作交流会上,我省围绕生态环境科普工作开展情况作典型经验发言,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作为第八批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代表作典型发言。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作为黑龙江省12个国际重要湿地之一,区内有植物349种,动物305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9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54种,鸟类229种,是我国东部重要的野生鹤类繁殖地。保护区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路线上,每年有约40万只候鸟在此栖息繁育和迁徙过境。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貉藻在保护区有大量分布,个体已被收录到中国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成为中国第一个提供貉藻标本的单位。
下一步,我省将继续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动生态环境科普工作,围绕丰富生态环境科普资源、开展生态环境科普活动、创建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建设等重点任务,创新科普模式,丰富活动形式,努力形成美丽中国龙江实践的良好氛围,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