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 中 小
作为全国重点国有林区,龙江森工集团以“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为核心,将“田长制”工作纳入生态建设工作统筹推进,全面开展黑土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探索出一条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绿色发展之路,为黑龙江深入实施千万吨粮食产能提升计划提供有力支撑。
科技赋农 黑土实现“万象耕新”
科技赋能是龙江森工集团保护黑土地的重要抓手。
在通北林业局有限公司八二林场的田野里,安装有北斗导航系统的智能播种机成为春播的主力军。伴随着阵阵马达轰鸣声,播种机按照预设的路线自动行驶,精准地进行施肥、播种、耕田等一系列作业。
“以前播种全靠人工经验,不仅效率低,还容易出现漏播、重播的情况。现在有了北斗导航智能播种机,只要提前设置好参数,它就能精准作业。”八二林场种植户殷积江对智能播种机的效率赞不绝口。
龙江森工集团打造的“三中心”智慧管理体系,也为黑土地保护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大数据中心整合森林资源、耕地保护等数据,实现全林区602万亩耕地的数字化监管;生态调度指挥中心通过卫星遥感和无人机巡查,对破坏林地等行为实时预警;森林防灭火指挥中心构建“天空塔地”四维监测网,为黑土地保护提供安全屏障。
配方提质 农田吃上“营养套餐”
为全面掌握耕地养分变化,持续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每年入冬前,林区各地有序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样品采集等工作,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检测,及时掌握不同土壤营养成分状况,不断完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体系,做到“对症下药”,实现精准施肥、高效施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黑土地。
初冬时节,在苇河林业局有限公司田间,森农肥业分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采集土壤样品。
据介绍,采样取土深度在20厘米左右,工作人员详细记录下管理区、地号、地块面积、种植作物品种、产量水平及施肥情况等信息,制作标签将记录信息与土壤对应放置,确保土壤检测准确性。
依托国有掺混肥厂推动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龙江森工集团6家国有掺混肥厂年生产配方肥达4.5万吨,辐射256万亩农田。同时,与黑龙江省农科院合作开展“粮食作物高产攻关行动”,建立1.6万亩良种试验田,通过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创新,使大豆、玉米单产分别提高14%和28%。
生态筑基 绿色产业“反哺黑土”
在守护黑土地生态的同时,龙江森工集团依托森林资源禀赋,探索出与黑土地协同共生的绿色产业发展路径。
通过发展林下中草药种植,推广轮作休耕机制,减少农业对黑土地单一作物的依赖,恢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依托森林碳汇项目,将黑土地保护的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收益,为农业区投入生态补偿资金;开发“生态+旅游”模式,引导游客体验湿地、森林与农田融合的自然景观,强化全社会对黑土地保护的价值认同。
龙江森工集团依托林区黑土地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森林食品等特色产业。其中,“寒地龙果”基地4.5万亩,国有标准化果蔬基地21个,果蔬产量突破1200吨,中药材种植面积达67.05万亩。(尚城、张牧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