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5 09:03
黑龙江日报
水稻遭受涝害后如何减灾?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副院长、省水稻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推广体系首席专家聂守军:由于降水量多,且又集中,或遇强大的暴风雨,退水缓慢淹浸稻田,使水稻呼吸作用受到抑制,从而引起生理障碍。同时由于水流速度快,夹带被冲刷的物体,造成稻株被埋、刮伤、折断倒伏等,可直接造成器官的损伤,进而诱导病菌侵入危害。其中以淹水侵害影响最大,危害最重。
针对这些问题,聂守军提出6点建议。
建议一排水抢救
水稻受涝后应立即组织人力,及时清理疏通排水系统,尽早减轻涝害损失。与此同时,应鉴别稻株是否死亡,其症状是轻拔稻株容易拔断、分蘖节变软,心叶已死;反之,如果根系尚有活力,分蘖节结实、有弹性,心叶存活,则表明稻株仍有生机。在排水的先后顺序上,不同高低田块,先排高田再排低田。排水时要注意,高温烈日期间不能将水一次排干,必须保留适当的水层,使水稻逐渐恢复生机,如一次将水排干,因稻苗长时间浸在水里,生命力弱,茎叶柔软,遇晴天烈日容易枯萎,反会加重损失;但在阴雨天,可将水一次排干,有利于稻苗恢复生长。如稻苗受淹后,披叶很多,植株生长尚健壮,田面浮泥较多,也可排干搁田,以防倒伏。
建议二打捞漂浮物、洗苗
受涝后在水退时,随退水捞去漂浮物,可减少稻苗被压伤和苗叶腐烂现象。同时在退水刚落苗尖时,要进行洗苗,洗去沾污在茎叶上的泥沙,对稻苗恢复生机有良好的效果。在水质混浊、泥沙多的地方容易粘沙压伤稻苗,可随退水方向泼水洗苗,结合清除烂叶、黄叶。如果稻苗已进入孕穗中后期,要注意这些操作对稻穗的伤害。
建议三及时扶苗培土定根
如稻苗受洪水冲刷倒伏,应及时把倒伏稻苗扶起,并培土定根,防止扶后再倒伏;扶苗时要小心,避免断根伤叶。然后用喷雾器喷洗稻株上的泥沙等杂物,使其较快地恢复光合呼吸等生理功能。
建议四适时开沟控水
稻田积水退后,田间水分仍处饱和状态。应开沟排水,使田间土壤的水渗到沟中排出,对于低洼地块要用抽水机强制排涝,减少水稻在水中浸泡时间,尽快降低田间含水量,使淹水而形成的浮泥逐渐沉实,以促进新根的生长。坚持干干湿湿的灌溉方法,既保证稻株用水需要,又保证土壤通气,促进上部节位根系生长。灌浆结实后期,避免过早断水。
建议五适当补施速效肥
水稻受淹后,要及时施肥,促进水稻灾后恢复生长,肥料种类以速效氮肥为主,并配合施用磷钾肥。淹没时间短、稻苗受害轻的田块,施肥量可少一些,部分受淹时间长、稻苗损伤重的田块,要适当多施,但必须采取多次轻施的方法,防止一次施肥过多,造成肥害伤苗。在追施恢复肥的同时,采取“上喷下追”相结合,喷施高效叶面肥,促进恢复生长。同时,及时割除池埂及田间大龄杂草,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合效率,促进成熟。
建议六加强病虫害防治
水稻受涝后,由于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加上植株的损伤,自身的抗性减弱,大大增加了病虫害的发生率,要搞好田间病虫害的调查,及早加以防治,减少损失。
水稻要重点防治稻瘟病,兼顾纹枯病、鞘腐病、细菌性褐斑病、穗腐病、稻曲病等。防治药剂可选用肟菌·戊唑醇、三环唑、稻瘟酰胺、苯甲·丙环唑、吡唑醚菌酯(仅限微囊悬浮剂),适当混用春雷霉素、多抗霉素、春雷·寡糖素等,以兼防其它病害。
聂守军提醒大家,无论前期是否喷洒预防药剂,天气一旦放晴,要第一时间完成预防药剂的喷洒作业。可采用植保无人机航化作业,药液中添加植物油类、有机硅类和聚合物类助剂,以增加药液沉降性、抗蒸发性。
灾后农作物病虫害咋防治?咋用药?
黑龙江省植检植保站站长宋显东:灾后植株伤口多、田间湿度大,利于多种病害发生蔓延,及时科学用药防治非常重要。要做好三件事:重点防什么?用什么药?怎么规范喷药?
重点一
真菌性和细菌性病害一起防
病害的防治是重中之重。宋显东说,由于灾后利于多种病害混合发生,因此要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一起防,在采取喷洒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等减灾技术措施时,应有针对性地加入优质高效杀菌剂,也可同时加入氨基寡糖、香菇多糖等免疫诱抗剂,增强植物自身抗逆能力,实现“一喷多防”和“一喷多促”。
重点二
防治药剂要分类施用
对于水稻来说,当前最重要的是预防穗颈瘟,尤其是还没有抽齐穗或刚刚抽齐穗的地块,无论前期是否已经打药,发病风险大的地块都要立即再打一遍药,如果接下来还是多雨天气,还应该再打一次药,以预防穗颈瘟和枝梗瘟。
防治药剂上,专家建议使用具备增产效果的植物健康类农药,做到“有病防病,无病增产”,如肟菌·戊唑醇、嘧菌酯·戊唑醇等,吡唑醚菌酯一定要选用在水稻上登记的微囊悬浮剂型。
另外,也可选用生物农药,如枯草芽孢杆菌、春雷霉素等。对于穗颈瘟发生风险大的地块,使用上述药剂时,要加入三环唑、稻瘟灵等,提高对穗颈瘟的预防效果。
同时,专家也建议混用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剂,如春雷霉素、中生菌素等,达到对稻瘟病、纹枯病、细菌性褐斑病、穗腐病(褐变穗)等多种病害的控制作用。
对于大豆、玉米、露地瓜菜等作物的病害,在防治药剂上也应使用具有增产作用的广谱性杀菌剂,首选吡唑醚菌酯,还有肟菌酯·戊唑醇、苯甲·丙环唑等对真菌性病害防治效果好的药剂,同时也建议混用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剂,如春雷霉素、中生菌素等。
另外,倒伏的大豆地块利于菌核病的发生,应混用对菌核病防效好的药剂,如菌核净、异菌脲等药剂。
重点三
杀虫剂要科学施用
宋显东说,对于虫害,要根据田间发生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防治,不要盲目地添加杀虫剂。如果田间没有虫害发生或者零星发生得很轻,达不到防治指标,喷药时不需再加杀虫剂。
目前我省玉米螟、二化螟、蚜虫等虫害整体发生很轻,而且大暴雨不利于虫害发生。因此,绝大多数的田块不需要防治虫害。
对于部分需要防治虫害的地块,比如目前还需要防治大豆食心虫、双斑萤叶甲等的地块,建议首选氯虫苯甲酰胺,或者使用苏云金杆菌Bt.和苦参碱等生物药剂。如果需要防治蚜虫,可使用噻虫嗪、噻虫胺等;如果需要防治红蜘蛛,可使用阿维菌素、螺螨酯等。不要使用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等菊酯类和有机磷类的广谱性杀虫剂。
重点四
植保作业要安全规范
宋显东说,使用植保无人机作业时要规范和安全作业。每亩喷液量不应低于1.5升,药液中要添加植物油类、有机硅类和聚合物类的航化助剂,以增加药液沉降性、抗蒸发性。作业时应适当降低飞行速度和高度,并适当缩小喷幅以确保防效。同时,配药及施药时要注意做好安全防护,避免中毒。田间施药作业要避开中午高温时段,最好选择在上午9点前或下午4点后喷药作业。(记者 周静摄 李天池 梁金池)